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從身體成分說起。
誰都知道,用體重秤可以稱出自己的重量。但體重到底是由什么構成的呢?恐怕很多人就沒有想過了。其中有骨骼,有肌肉(包括內臟肌肉和四肢肌肉),有血液、淋巴液和組織間液,還有脂肪。以上每一類身體成分是多少,它們的比例怎么樣,就叫做“體成分”。
誰會希望自己的骨骼重量太低呢?骨架強健是個極大的健康優勢,骨骼重量太少,往往就意味著中年時骨質疏松的風險。
誰會希望自己的肌肉太少呢?內臟肌肉減少,意味著代謝功能下降;四肢肌肉減少,意味著體能衰弱。整體來說,肌肉的衰減,與代謝率的下降直接相關,而代謝率下降,意味著能量消耗減少,會讓人形成“易胖難瘦”的體質。
誰會希望自己身體的水分過少呢?體液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體內水分也和人體的年輕程度、皮膚狀態和肌肉數量密切相關。嬰兒的身體水分最高,而老人的身體水分最低。
知道這些基本道理就能明白,減肥的時候,我們要減的不是骨骼,不是肌肉,不是身體水分,而是要減脂肪。只有過多的脂肪,才會給我們帶來疾病的風險,帶來臃腫的身材。降低體脂肪的比例,讓它達到合理范圍,才是真正的減肥。
如果僅僅追求減少重量,而不去降低體脂肪比例,甚至減少骨骼肌肉等身體有用部分,那就是殘害自己的健康,加速自己的衰老,降低自己的代謝率,這和減肥的根本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可是,減少脂肪,和減少肌肉相比,速度完全不同。減少1公斤的純脂肪,需要消耗掉9000千卡的熱量,在稱上的表現,卻只有不到1.2公斤的體重下降(人的肥肉不是純脂肪,1公斤肥肉大概含7700千卡熱量)。即便一個女士一天當中什么都不吃,熱量攝入是零,而且正常生活,消耗1800千卡,也只能減少200多克純脂肪,這點體重變化,還在家用體重秤的誤差范圍當中。
但是,減少1公斤的純肌肉蛋白質,卻會有3公斤以上的體重下降。這是因為,蛋白質在體內不是以干粉形式存在的,它總會結合大量的水分。肌肉中含有20%的蛋白質和70%的水分。也就是說,減少1公斤肌肉蛋白質,理論上就會同時跑掉3.5公斤的水。但是,1公斤純蛋白質,只含4000千卡的熱量,而不是1公斤純脂肪所含的9000千卡。所以,從熱量效率來說,減少1公斤脂肪的能量,相當于減少2.25公斤的蛋白質,同時減掉更多與蛋白質相結合的水分。減純脂肪只減少1公斤重量,而減蛋白質所帶來的體重下降約為10公斤。
不言而喻,減蛋白質的減肥方法,會帶來非常神奇快速的體重變化;而踏踏實實減脂肪的減肥方法,速度是非常緩慢的,緩慢到讓那些浮躁的減肥者無法忍受。一般來說,凡是饑餓、半饑餓減肥所減少的體重,除了脂肪的分解,還有很大比例來自于蛋白質的損失。而在稱上所表現出來的體重下降,則大部分來自蛋白質和水分的損失。——所謂減肥時體重下降的“水分”一詞就是這么來的。
問題是,減少蛋白質之后,人體不僅健康受損,體能下降,身體也會變得松垮。肌肉嚴重耗損的人,胖則臃腫,瘦則干癟,沒有活力性感的身體。相反,有了充實的肌肉和旺盛的代謝,身體胖則緊致,瘦而潤澤,就像肚皮舞演員和藝術體操運動員,無論哪種類型都是美麗的。
此時此刻,您應該明白自己需要的到底是減“肥”,還是減“重”了吧?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