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減肥初見成效“新郎官”的自述
作者:面條
男,公務員,27歲,身高4375px,體重86kg,日常喜食咸香油辣之物,從2013年6月23日(婚后起)至2013年9月24日,體重至75kg,日常喜清淡飲食。這就是我短短三個月的減肥之路。
減肥,老生長談,就是節食和運動,但我最有感觸的是如何堅持和適應節食運動的新生活,新節奏?自中學起,我就是班里的“胖孩”,也曾多次為減肥下定決心,但往往虎頭蛇尾,開始數日,初見成效,但半月便難擋美食和坐臥(懶惰)的誘惑,迅速反彈,以失敗告終。相信,大多數減肥的人群,也有類似的經歷,因為他們往往愛美食,而不愛運動,因此如何持之以恒,才是重點。
首先,凌駕于節食、運動之上的,是源動力、決心、意志力。這份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于我的家人,一名具有“疑病人格”的營養醫師,她反復的強調,肥胖的危害,告誡我“三高”等慢性病已向青年人襲擊,肥胖、萬惡之源等等,讓我對肥胖會帶來的各種疾病產生恐懼感,也對這種嘮叨產生厭惡感,干脆橫下心瘦一個給你們看,既還自己健康苗條的身材,又免得某人嘮叨不斷。
其次才是節食。這里的秘訣是:口味清淡、少油鹽。飯量驟減不是關鍵,關鍵是削弱食欲。口味清淡,少食油鹽,不僅遠離“三高”,而且逐漸收縮胃囊,小了胃口,一舉多得。飲食除了從結構上偏重了蔬菜、菌類、雜糧、水果之外,堅持自己烹飪,“炒菜點滴油,放鹽筷子沾”,起初食之寡然無味,心中也不免厭煩,但堅持一周左右便也適應了,同時飯量大減,節食目的自然而然達到。更為驚喜的是,竟然喜歡上了這種清淡飲食,口味濃郁的飯菜反而會讓我心生厭煩,真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啊!
關于清淡飲食,這里有幾點要注意:
1. 忌諱去餐館酒店,那里幾乎全是“鹽油莊”,即使迫不得已要應酬,面前一碗清水來涮菜,去油鹽,變清淡;
2. 瘦肉,蛋類不能拒絕,還是要保證蛋白的;
3. 辣味盡可能避免,那是開胃之物;
4. 粗纖維飽腹;
5. 戒煙限酒。
回過頭來想,如若當初只是一味的堅持每頓少吃,但飯菜口味依然濃郁,那么很容易在堅持兩三頓之后的某一次吃著吃著就經不住誘惑,尤其遇見自己喜歡的飯菜,克制不住放開大吃,一來二去便前功盡棄,回到從前。因此,寧可多吃一些,口味也要清淡一些,結構也要偏素一些。
最后說說運動,主要強調強度和循序漸進。三個月來,我幾乎每天1-2次(早晚)的適量運動,主要包括公園快走2.5km,在公共健身器材處進行一定量的肌肉鍛煉,一次約1小時。有強度,有出汗,筋骨舒活,心率略快,根據機能改善情況逐漸加量。胖人多不愛運動,不善運動,如若追求表面現象,一下放上諸如奔跑,球類等劇烈運動,身體難以承受,或難于堅持,落后他人,又讓其內心自卑,更易產生放棄運動、安于現狀的念頭。因此,注重適量適度,循序漸進。但另一方面講,也要勤出汗,多消耗,不可蜻蜓點水,靠揮舞幾下四肢來自欺欺人。
時至今日,我的減肥也只能說是初見成效,按照營養師所說的計算方法,我依然沒有達到健康的標準,真可謂是任重道遠,但依靠毅力、順應規律的減肥方法,畢竟讓我找到了自信,我也希望把這份自信帶給更多正在減肥或渴望減肥的朋友。用一句略帶調侃的打油詩結束我的感懷吧:減肥之路長漫漫,養成習慣成自然,強健體魄愛家人,健康生活享快樂!
一名營養醫師的點評
作者:雯雯
這位減肥人士口中提到的營養師就是我: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醫師王雯--具有“疑病人格”。但“疑病”也恰恰符合營養的理念,治未病,防范于未然。減肥,一個恒久的話題,減肥在“管住嘴,邁開腿”之前要加上“能堅持”。飲食,運動都是輔助工具,是方法,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是精神、思想上的影響,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具體使用哪種心理方法要因人而異,或激將法,或鼓勵法,或恐嚇法,總之要讓一個人從根子上想減肥,渴望健康,然后再告知其有效的方法,才能持久。所以減肥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尤其是身邊人要給予他力量和源動力。
推廣大眾健康飲食,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影響家人,朋友做起,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靠我們共同努力。關注營養,關注健康,關注中國臨床營養網微信公眾平臺,還您一個“吃好喝好身體好,天下無病”的美麗夢想。
另一名營養醫師的點評
作者:陳永春
作為證婚人,對王雯和“面條”新婚夫婦的證婚詞:1.王雯是好姑娘,接近優秀,希望今后追求卓越;2.將自己的事情辦好是對親友、患者和社會最大的幫助,工作上、今后家庭生活等等都是如此;3.在政策范圍內,爭取早生多生一些小朋友。
對欲減肥控制體重的適齡男青年建議:最佳途徑就是找一名優秀醫院營養師做配偶吧!一舉多得。(目前在國內還有許多碩士畢業的優秀女營養師因為忙于工作和學習,閨中待嫁。行動吧!聯系各大醫院營養科!)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教你7招提高基礎代謝,打造易瘦體質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