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醫生看病的視頻火了,一名55歲男子吃飯時不小心把魚刺咽了下去,胸痛難耐,于是跑到醫院來取。
讓人沒想到的是,醫生居然叫他把手術手套吃下去,這是什么操作?
魚刺卡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不僅是魚刺,就連小的雞骨頭、鴨骨頭也是常有發生。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朋友咨詢我說在吃辣鴨翅的時候不小心吞下了一塊小骨頭后,覺得胸口不舒服,想問問我有沒有大問題。當時我的建議就是要他去醫院的耳鼻喉科看一下,排除一下嚴重的情況。
幾天后,他打來電話表示萬分感激,他告訴我他去醫院看過后直接住院了,主治醫生說那塊小骨頭已經扎破了食管離大血管不到1cm,一旦刺破血管立刻會危及生命。
小小的魚刺和骨頭我們千萬不要忽視!
病例一:
漢陽醫院胸外科曾經接診過一名32歲男子,為其內鏡下食管取魚刺。 這位章先生被卡喉以后,想盡辦法用手催吐,喝醋,大口吞咽烤韭菜,之后似乎感覺好一些。 但是在之后的好多天里,吞咽時都有痛感,并且胸悶,甚至連心臟都有感受,去醫院檢查之后發現,一開始卡在喉部的魚刺已深入食管中段,這一部位已靠近心臟,取出的魚刺長約1.5厘米。
病例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肖芒主任醫師的一條朋友圈,五張略顯血腥的配圖,再次把愛吃魚的寶寶們嚇了一跳,也給那些誤吞魚刺習慣性吞米飯、吞菜的市民敲了敲警鐘。
誤吞魚刺后, 她習慣性地吞了七八口米飯和菜 ,魚刺沒有被食物頂到胃里,而是扎得更深了, 不僅刺破了食管,還殃及到了甲狀腺
手術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肖醫師從李大姐的頸部取出了一根長約3厘米的魚刺,由于其甲狀腺泡在膿水里太久,肖醫師不得不將其切掉(切了左側)。
“ 她應該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雖然她接受的是頸部開放手術,一側甲狀腺也被切掉了。 幸運的是,魚刺沒有刺破頸動脈,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醫生說。
這樣的悲劇還有很多:
有時候就是一根小小的魚刺就會危及生命。
魚刺卡喉的原因,通常是吃飯時三心二意,不小心魚刺混進去的,魚刺卡喉若不及時取出,局部可因異物感染,發生頸深部的膿腫,并進而發展成敗血癥、膿毒血癥等。更嚴重者,需心胸外科做開胸手術,才能保住患者的生命。
誤區一: 大口吞米飯、吃硬東西
其實,這些方法既危險又沒用,大口吞米飯或者饅頭,會把位置很淺的魚刺推到更深,可能會傷到咽喉食道黏膜,還可能刮破食道內血管,破裂出血。食道下段旁邊是氣管和主動脈,一旦扎破大動脈血管引起大出血,后果更不堪設想。
誤區二: 喝醋軟化骨頭
大家可以這么去試想,我們在家燉魚時候放些醋是為了軟化魚骨,但是大家想想我們燉魚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把骨頭燉軟,而想靠喝兩口醋就能把卡在食管里的骨頭軟化,那是不可能的。
誤區三: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里克腹部沖擊法是針對氣管完全梗阻窒息的一種急救方法,而不是針對食管,我們被魚刺卡到的是食管而不是氣管,所以魚刺卡喉不可以使用這種急救方法。
正確方法:
首先要保持鎮靜,初步確定是否有魚刺卡喉。患者可試咽唾液幾次,進行確定。因為有時進食過快,魚刺可擦傷黏膜,造成一種魚刺卡喉的假象。
魚刺卡喉的感覺是吞咽時有明顯的刺痛,常持續固定在一個部位,而咽部靜止時疼痛不明顯。
或者試著輕輕咳嗽,有時候細小的魚刺會跟著氣流沖出來。
也可自行用小鑷子或者手電自行嘗試去取出我們可以看到的魚刺,如果連吞口水都能感到疼痛,甚至脖子和胸部都疼痛,那么立即去醫院找醫生,掛耳鼻喉科。
在此提醒大家,無論工作多么忙碌,吃飯要細嚼慢咽,出現不適時勿信偏方,及時就醫!
請把醫生的提醒轉給所有人看到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