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
好消息 :
往年此時,多是壽險領域取得“開門紅”的高光時刻,但今年卻被“插播”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斷了業務節奏。
“以前代理人依靠提高活動量、拜訪客戶等方式,來幫助公司獲得高額保費,而現在由于假期延長、隔離管控等措施,導致大量業務人員不能面銷展業新單。”杭州君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衛群向健康界表示。
張衛群面臨的狀況是保險行業的一個縮影。在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飛來后,保險行業也無法幸免地陷入了“冰河期”。
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與健康密切相關的保險行業會因此而迎來轉機嗎?疫情對保險領域的影響是短期還是中長期?相關企業有何應對舉措?健康界進行了行業調研。
邊哭邊笑?健康險迎來新機遇
2月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壽保險的短期影響會比較大。對此,張衛群也深有感受:“對壽險公司來說,預計全年總保費會降低3-5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保險公司采取了捐款、捐物、捐保險、取消免賠額限制等多項措施對抗疫情。例如,中信保誠人壽已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交銀康聯人壽則為湖北一線醫護人員提供每人100萬元的保險保障,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意外傷害導致身故均可獲得賠付;中國人壽已經完成兩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賠付……
“我們也為浙江馳援武漢的每位醫護人員提供了100萬的保險保障,為浙江部分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提供了50萬的風險保障。”張衛群說。
據明亞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楊清川為健康界提供的數據,截至2月2日不完全統計,就有例如泰康保險、陽光保險、中國太保等30余家公司給出了保障對象、內容、額度的信息,且都相應產生過理賠動作。
諸多商業保險公司在國家提出對確診為“新冠肺炎”等患者采取特殊報銷政策等這種“醫保先行”的情勢下,還是積極給出了取消就醫限制、取消理賠等待期、擴大綠色就醫通道的服務范圍、簡化理賠流程等寬松條件。
“這肯定對普及保險意識有著積極的正面作用,促使人們對未知的對風險有了認知。”張衛群表示。智能保險科技服務提供商豆包網副總裁陳爽有著同樣看法:此次事件無疑讓大家對健康、生命有了有更深的體會,對公眾的保險意識提升有幫助,這比保險產品本身更重要,疫情會加速公眾對健康險的認知深度和保障需求。
“每一次大疫情過后,都會出現投保率增加的現象,‘非典’時期亦如此。”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針對這次疫情可以賠償或給付的險種主要是壽險和健康險。健康險是近兩三年快速增長的險種,顯示民眾保險意識正在快速覺醒。目前國內第一大險種是人壽,第二是車險,第三是健康險,未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意識的增長,以健康險的增長速度,未來有可能發展成為第二大險種,健康險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銀保監也來了好消息——于2月6日發布《普通型人身保險精算規定》。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調整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等風險保障類產品的現金價值參數,以推動此類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提高消費者購買意愿,提升行業產品開發和銷售積極性。據測算,風險保障類產品價格將下降3%~5%。
對此次文件可能產生的影響,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可能會使風險保障類產品的價格進一步下降,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因而也會增強;二是因為現金價值參數的調整,后續保險公司開發此類產品的動力會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也會增加;三是保險公司銷售此類產品的積極性會增強,保險銷售人員的收入可能也會進一步增加。
轉戰線上保險,拓展新用戶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無法預知,此時正是保險公司迭代升級、擴展市場、再次出擊的機會。“將保險行業與醫療健康服務、科技手段深度結合,應該為公司長遠規劃。”張衛群說。
對于保險領域與醫療機構未來的合作,他表示有三個新方向:一是產品在未知疾病保障加上,應該加上健康預防的方面,降低減少慢病重大疾病的發生;二是購買健康險的人群既應該是保險公司的客戶,也應該是醫院服務的對象;三是醫務人員從診療服務獲得收入到健康服務獲得收入。
以下不乏是個保險領域“開源”的好方法,而在“節流”方面,不少公司開始轉戰線上。信泰保險方面表示,考慮到員工的疫情防護問題,自2月3日起,除必須現場辦公人員外,其他人員將于家中辦公,采取視頻、電話等線上方式,開展溝通交流及客戶服務等工作。
對“互聯網+保險”有多年研究的陳爽亦有所感:近期,我們開始幫助合作的保險中介公司客戶,進行深度線上業務系統運營。豆包網為中介機構提供的服務數據統計都是機器自動處理呈現,常規工作時期,大家不太習慣于線上的運營工作流程,機器代替人員做數據處理。現在疫情環境需要大家快速調整適應。通過深度使用系統的客戶反饋得知,員工不必在職場辦公,所有的業務數據統計不受任何影響,的確做到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更加促進了智能化系統的使用和新作業流程的建立,“疫情一旦過去,遠程辦公的益處就開始明顯體現了。”陳爽說。
以2016年啟動線上化戰略平安健康險為例,平安集團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安人壽在理賠、服務等方面都在持續推進線上業務。
1月24日-31日,平安人壽共為3356位客戶送去理賠服務,合計賠付1億3280萬元,其中,已完成4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險客戶理賠,4起案件合計賠付71萬元。同期,平安人壽依托智慧客服,免費在線上提供24小時肺炎資訊專區和線上問診服務,免費累計獲得近1000萬用戶到訪咨詢。
公眾對保險意識的提升,也是保險行業的遠大利好。在這種利好下,如何將保險產品更加貼近公眾從而充分發揮作用,將是保險企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健康界也將持續關注相關企業在開源節流方面的創新應對舉措。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下一篇: 農村醫保要補繳嗎?2020年有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