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忌口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周代《周禮天官》記述了宮廷有“食醫”掌飲食宜忌;春秋戰國時期《論語鄉黨》記載了孔夫子的飲食原則之一是“不時不食”;《黃帝內經》最早論述了飲食禁忌的理論問題,《靈樞·五味》中提出“五禁”觀點: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闡述了食物性能“氣味學說”劃分了人的體質,探討食性與體質的關系,不同體質的人飲食忌口內容不同;《傷寒論》和《金匿要略》是忌口的代表著作,提出了較完善的忌食原則!秱s病論》“禽獸蟲魚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及“果實菜谷禁忌 第二十五”亦為現存最早的食忌專篇;唐代的《食療本草》最早的食療專著,合食宜、食忌、食方于一書,是唐以前食物禁忌集大成;《千金食治》是第一篇食療專篇,匯集了大量忌口、食禁的內容,根據五行理論以及醫療實踐總結不同季節的五味損益和飲食禁忌;《本草綱目》全面系統整理了歷代醫書記載的五味宜忌、藥食禁忌、妊娠飲食禁忌和其他飲食禁忌,極其詳盡、齊全地列出各種可食性動植物的食用禁忌,及飲食的相反相克。《飲膳正要》較詳盡地論述了妊娠食忌、乳母食忌、服藥食忌。《飲食須知》是第一部飲食禁忌的專著,介紹了余種食物相反相忌。
總之,從養生、治療與康復的角度考慮,都應當進行適當的忌口。忌口應隨病機變化而隨機辨證施用,因病、因人、因時而異,不可生搬硬套的盲目施用。要在醫生指導下忌口,自己不能偏食,不可自以為是,更不能道聽途說或帶迷信色彩。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中醫預防保健科
徐誠 醫師 方泓 主任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回顧中醫泰斗呂炳奎談古代中醫研究的規律性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