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膏方”是以養生保健為主要目的的所服用的中藥膏劑,又稱“膏滋”。屬于中藥湯、丸、散、膏、丹、酒、露、錠8種劑型之一,凝而不固,甘美滑膩。具有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的作用,是中醫之魁寶。膏方有著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起于漢唐,流行于宋朝,成熟于明清。來自宮廷的溫養文化,滋養一身之氣血,平衡內外之陰陽,是不可多得的養生珍品。
如今,膏方已然去泛化,消費習慣也從江浙滬向華中、華南地區以及全國擴展。除了中醫院和醫館,更有不少綜合性醫院、醫藥連鎖、養生美容會所、健康管理機構和食品連鎖企業也加入膏方產品銷售中來,食品級膏方產品更是成為新品類重要“經濟增長點”。
據中國金融信息網報道:“近10年,整個上海醫療機構開具的膏方料數從13萬料增至30萬料以上;江蘇省年膏方料數已經增加到15萬料左右;廣州某區級中醫院的年膏方量從最初開設門診的幾十料發展到目前的近5000料。”
不僅如此,膏方市場在發展中還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膏方“冬令進補”習俗慢慢轉變為“四季調補”。
中醫藥館膏方由純手工熬制而成,出膏率低,保質期短,且難以做到無菌罐裝,而一人一方在今日已無法滿足全民健康的需求,最重要的是,中醫藥館膏方是藥材并不能作為商品流通,更不能通過線上渠道銷售,中醫藥館膏方模式保守固化,膏方營銷滯后嚴重。
湖北九楚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業生產膏方類食品飲料的行業領先公司,打破傳統一人一方的限制,做到一劑膏方多人可用,強化藥食同源、新資源食品成分,進一步推動膏方的食品化和工廠化。
膏方食品化是以藥膳為基礎以膏方制作工藝為傳承;食品化即以藥食同源、新資源食品為主要成分制作膏方,以食品的標準報批生產。膏方工廠化,把傳統制作工藝結合現代專業提取、濃縮設備輔助人工古法熬制進行規模生產,無菌罐裝生產線保證產品品質,無防腐劑、添加劑,超高出膏率,以及延長保質期。
膏方商品化、工廠化的研發背景是藥膳食療的安全性和養生意識增強。
元代御醫忽思慧將調養飲食定為養生首務,指出:“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輕藥。”他在《飲膳正要》中寫到,五味調節五臟,使氣血平和,并提倡用飲膳調養人體,以保陰陽平和,正氣充足,以抵御疾病的發生。與此同時,國家緊緊圍繞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落實預防為主,加強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從治療到預防,全民大健康時代已然來臨,藥膳調理品的市場,進一步被打開。
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就曾提出:“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食療不僅在祛邪與扶正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下,甚至優于藥療。畢竟藥雖治病,但不能長期服用,而食物則融入生活日常。此外,藥品常見不良反應,食卻與之不同。
膏方工廠化的生產技術研究
1、選材
膏方食品化材料主要為藥食同源、新資源食品成分,分為原食材、凈食材、貴細料。
輔料:低聚異麥芽糖、蜂蜜、阿膠、黃明膠等
2、浸泡
將材料用布袋裝好后置于不銹鋼容器,加純水浸泡8小時以上,貴細料除外。
3、煎煮
使用專業的煎煮設備。
一煎:常壓循環煎煮90分鐘,密閉煎煮60分鐘。
二煎:加水量為材料的6倍,常壓循環煎煮60分鐘,密閉煎煮30分鐘。
三煎:加水量為材料的5倍,常壓循環煎煮30分鐘,密閉煎煮20分鐘。
4、過濾、靜置
將一煎、二煎、三煎的原液通過粗濾后合并于同一個容器內,靜置沉淀4小時。
5、濃縮
將沉降的原液過濾,底部沉淀物去掉,清液放置濃縮收膏機真空濃縮。
6、收膏
濃縮完畢,將濃縮液移至熬膏機鍋體人工熬制、收膏,在收膏過程中加入低聚異麥芽糖、蜂蜜、阿膠、黃明膠等輔料至熱態下膏液掛旗狀態為收膏完成。
7、涼膏
收膏完畢,將膏體通過傳遞窗移至無菌灌裝車間靜置涼膏。
8、灌裝
將膏體移至無菌灌裝生產線;玻璃瓶經過人工理瓶后放入自動傳遞帶,經自動清洗后進入高溫消毒爐殺菌消毒再送至灌裝機自動灌裝,灌裝完畢后經過自動內蓋機,自動外蓋機旋蓋,最后送入標簽機貼標。
9、包裝
自動灌裝后的瓶裝產品經過成品車間人工裝盒,打包。
10、送檢
除了廠檢,我們還會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
上一篇: 奇恒之腑是指的什么?為什么稱為“奇恒”?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