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好好吃早餐,你的身體正在發生著什么?
今天,你吃早餐了嗎?寵愛自己,從早開始,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走進營養早餐的世界。沒猜錯的話,來這里的親們,應該已經是一名準早餐黨了。想必親們早就留意到,這幾年國人不好好吃早餐的問題,已成了國民健康的一大軟肋,太多人踐行著”乞丐式“早餐的原則,要么沒時間吃早餐,要么為減肥不吃早餐,稍微高階一點的,就是豆漿油條等單一款食物單曲循環,完成任務式糊弄一下,結果呢?
經過專家們鑒定,這些行為對我國整體變胖的大趨勢,對越來越多的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都作出了卓越貢獻。今年10月份在《Nutrition》上就發表了一篇收集了47841名45歲以上中國人三餐中不吃其中一餐對血脂影響的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出現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風險更高,而不吃午飯或晚飯還沒發現這個關系。
今天,親們來到這里,都是想透過經營好早餐這件事,調理好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遠離疾病,對不對?那么你來對了,在接下來的10課里,不僅早餐全領域的知識一并打包免費供應,還會奉送行動指南,第4-10課,針對7種不同人群的早餐怎么吃,我們請來了專家詳細支招。好啦,從“準早餐黨”進階“早餐達人黨”之旅,現在開啟。
說到這兒,我們可能都能聯想起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媒體報道中的一些不幸事件,就不難發現心血管疾病有三個特點:
首先,發病對象越來越年輕化,我們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的心血管病,今天降臨在很多30-40多歲的中青年身上;
第二個特點,前期往往沒有征兆,平時看起來精力充沛,連感冒都少得,某一天突然發病,猶如禍從天降,讓人猝不及防;
第三個特點,也是非常痛心的,營救時間短,致死和致殘率高,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即使被搶救過來,也很少能生活完全自理。
今天,我們先聊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你有沒有想象過,沒吃早餐會怎樣?一大早,經過了十個小時的休眠,你起床了,身體器官們也摩肩接踵準備開始迎接一天的到來,作為主人,你就是任性,就是不好好吃早餐,這個時候,你的身體究竟會發生什么呢?
首先,消化系統的同學們是最先郁悶的,而且會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會從你的胃,一個敏感而玻璃心的器官開始,作為勤勞的搬磚工,胃每天會分泌1500-2500ml胃液,每分鐘完成大約3-4次研磨。
早上7點左右,它就開始分泌胃酸、消化酶。此時如果沒有食物,它就只能寂寞的運轉,就像一部空磨,一直磨呀磨,久而久之,會傷害這臺磨不是嗎?很多人的胃潰瘍、胃穿孔就是這么形成的;
而在消化鏈條上的另一個器官,天生能吃苦的膽囊,又是什么情況呢?要知道,膽囊的工作任務就是分泌膽汁。如果你沒有給它食物,膽汁就像是你出差遇到了一個延誤太久的航班,被迫滯留在膽囊,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飛升、沉積,最終形成膽結石。
再來看看天生愛鬧罷工的另一個器官兄弟,心血管。也許你想象不到,不吃早餐對身體來說也是一種壓力,會刺激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非應激性過度活動,從而導致血壓升高,脂質代謝出現異常,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引發心血管的集體“罷工”,也就是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是不是很可怕?這可不是在危言聳聽,《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就對心血管愛罷工的屬性做過蓋章認定,他說:那些從未吃過早餐的人,因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會增加1.19倍,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會增加1.87倍,尤其是中風死亡風險會增加3.39倍。
還有,說到不吃早餐,“愛干飯”的大腦也表示不同意。作為身體的總指揮官,大腦每天早上都嗷嗷待哺。如果你不吃早餐,身體的血糖就會降低,無法給大腦供血,大腦智力就會迅速掉線。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不吃早飯的那天,一整個上午都變得遲鈍、注意力不集中,你以為是大腦偶爾抽風?實際上都是被自己餓的。而這種情況,在孩子的身上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孩子的大腦每天干掉的葡萄糖比成人還多。
因此有來自新加坡亞歷山大的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一個孩子長期忽略早餐,大腦會縮小、變笨,并且補不回來。相反,如果滿足大腦的口味喜好,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就能養出大腦的好狀態來。所以你看,聰明的孩子不一定贏在起跑線,但一定贏在了早餐上。
說了這么多,對于不吃早飯這件事兒,唯一為此歡呼的可能只剩下脂肪君了。聽到這你可能會疑惑,這個和脂肪君有啥關系,不吃飯不正好可以減肥嗎?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在每個不吃早飯的早晨,身體都會發生兩個改變。首先,愛干飯的大腦因為缺吃少喝,擔心你的身體遭遇饑荒,會給你的身體發出指令,讓你在中飯、晚飯的時候選擇一些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結果呢?你比平日吃得更多,造成脂肪堆積。
還有啊,不光你的大腦愛干飯,身體因為空腹的時間延長,也會自動進入“饑荒預警”狀態,自發地增加脂肪的儲備,以備再次餓肚子時使用。
此刻感嘆一下:我們的身體是有多愛我們,既然我們沒有經歷“真饑荒”,就不要給身體帶來“假情報“了,否則接下來發生的一頓神操作,我們真心傷不起呀。
有趣的是,這個現象也得到了科學實驗加持,有動物實驗研究發現:每天喂食一次的老鼠比每天多次喂食的老鼠體重增長得快;同樣的,咱們再看看需要長胖的相撲運動員,他們一天只吃2頓,從不吃早餐,給脂肪君帶來迅速壯大兵馬的機會。
前面我們分享了不吃早餐在一天之內或者長時間里對某些器官的傷害,但你不要以為這就結束了,不吃早餐對于咱們的身體來說,是一種整體性的全維打擊。
首先,不吃早餐會打亂咱們的生物鐘。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體都是一個個精密的儀器,每天到點運轉,攝入營養、代謝、休息等等,生物鐘的時間卡得準,身體的運轉就不容易出錯,人就健康長壽。
相反,當我們不吃早餐,就等于從一天的開始打亂了生物鐘的準點率,一系列混亂在身體里上演,比如:身體獲得營養的時間滯后,各項生理功能減退,代謝發生紊亂……而這一切的混亂咱們是感覺不到的,就像偶爾熬一次夜,身體也沒有什么不舒服,但如果長此以往,身體一定會出現一些問題。
就像那句話說的,四十歲前人找病,四十歲后病找人,而不吃早餐就是“人找病”的行為,它可能不會立馬讓你生病,但往往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疾病最喜歡找的人,可能就是你。
此外,不吃早餐還會讓身體進入隱性饑餓的狀態,慢慢透支人體的健康潛能。早餐作為一天的第一餐,其承擔的營養作用非常繁重,一旦造成營養的缺位或不足,是通過其他兩餐補不回來的。
同樣,長期隱性饑餓,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咱們不會立馬感受到,因為身體的“代償功能”會悄悄地發動身體的潛能,確保身體正常運轉,讓你誤以為一切正常,但實際上我們的身體已經被慢慢透支掉。\
等到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可供補位的潛能越來越少、代償能力被透支完,就會有各種慢性病、老年病爆發出來,此時身體再也沒能力粉飾太平,病來如山倒,中風、三高等疾病也隨之而來了。
分享了這么多,是不是有種“只要你堅持,你就一定能把身體搞垮”的后怕感?相反,如果你好好對待早餐這件事情,就是為自己、為家人的健康賬戶存下了一筆豐厚的儲蓄金,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對不對。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