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的物種多種多樣,因此也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職業,靠海吃飯的漁民也是其中一種。近日有消息稱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后放生,為什么要放生呢?翻車魚是什么魚?
一、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后放生
4月27日,一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巨型怪魚。從現場視頻可以看出,這條怪魚扁扁的,身上沾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隨后將其放歸大海。
船上漁民表示,他們把這種魚稱為“翻車魚”,因名字不吉利且體內寄生蟲比較多等原因,漁民一般都會選擇將其放生。
二、翻車魚是什么魚
翻車魚是翻車鲀科、翻車鲀屬大型大洋性魚類。體高而側扁,呈卵圓形,無尾柄。頭高而側扁。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突起。翻車魚棲息于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也見于溫帶或寒帶海洋。單獨或成對游泳,有時十余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于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余米深水中。攝食海藻、軟體動物、水母、浮游甲殼類及小魚等。分布于全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域海域。在中國分布于東海、南海,偶爾在黃渤海也有出現,在臺灣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也有分布。
三、漁民風俗習慣有哪些
1、說話忌諱
在漁民家吃飯,魚是必不可少的,要把魚翻個面時,不能說翻,要說“轉過來”或者是“劃過來”;吃餃子時不能說“下餃子”,應該說“煮餃子”;吃完飯筷子要放在桌上,不能放碗上;漁民燒飯以煤為燃料,但他們不說煤而說扎子,因為在他們看來,“煤”就是“霉”。漁民在船只上忌光身睡覺和隨地大小便,以免褻瀆海娘娘,冒犯神靈。在漁船上捕魚時,不能穿涼鞋和露皮肉的鞋,以免魚漏網。搬動物體忌說“翻過來”,嵐山一帶漁民說翻過來為“打個章”、“調過來”或者說“正過來”。鹽不稱鹽,而成“騷”,意在怕淹了。船離岸遠了不說遠了,而曰“開”,越開即越遠。
2、新船點睛
漁民把漁船看成自己的伙伴,是賴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漁民對它愛護備至,并賦予它靈性,過去的木制漁船每條船都做一對凸出來像大魚的眼睛,新船造好后,只畫眼,不畫睛,等到黃道吉日,船主會敲鑼打鼓放鞭炮,親自為新船點睛,其他的漁民也會喊著大吉大利的號子,把披紅掛綠的新船一步一步從岸上移下海去。
3、其他風俗
漁家風俗,晨開船如欲轉回,不能立即調轉船頭,須繞路回搖,寓“好人不走回頭路”。晨開船如見狗或蛇或鼠在河里和船頭游過,野鴨飛過,均視為不吉。第一網捕魚,如捕到鯉魚,認為是“鯉魚跳龍門”,兆豐收;如捕到黑魚,尤以為是喜兆;如捕到白鲹,認為是惡兆,尤忌白鲹跳進船艙,如遇白鲹跳進艙即割下魚頭,謂可免不吉,黑色跳上船頭亦認為不吉。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