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5日,英國有14名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死亡總人數升至35人。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英國將本應于今年5月舉行的地方選舉延期一年。針對美國對英國采取的旅行禁令,英國外交部建議國民取消非必要的赴美行程。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將在周一宣布鼓勵英國醫療器械生產商多生產呼吸機及醫療設備,以協助醫療部門對抗疫情。
此前,英國政府提出的通過“群體免疫”來對抗疫情的策略遭到了許多學者的抨擊。14日,英國229名科學家發表公開信,稱“群體免疫”的思路將讓國家醫療體系陷入更大的壓力,同時“令許多人冒著不必要的生命危險”。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上午,已有超10萬人在請愿書上簽字,呼吁英國政府采取“更積極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
英229名科學家公開抨擊群體免疫思路
為應對蔓延肆虐的新冠病毒疫情,近日,英國提出“群體免疫”策略——通過讓足夠多的人感染病毒并康復過來,來實現“人群免疫”。盡管英國政府已于當地時間15日發表聲明,稱這并不是一項政策,只是一種“科學理念”,但還是在學界和社會輿論中引發強烈反對。
英國肯特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病毒學名譽高級講師、全球非政府組織“研究救助網”(Research-AidNetworks)高級研究員杰瑞米·羅斯曼博士指出,使“群體免疫”策略發揮功效所需的感染人口比例,取決于這種病毒的傳染性,而衡量這一傳染性的變量為“RO”,即每例感染會帶來多少新感染。對于新冠病毒來說,RO的數值目前被估算為3.28。當然,隨著研究進一步展開,這一數值還可能會變化。
這就意味著,如果“群體免疫”在英國有效,需要大約70%的人口,即超過4700萬人感染這種病毒。依照當前新冠病毒2.3%的死亡率和19%的重癥率來估算,這種策略可能會造成100多萬人死亡和800萬重癥患者。
除了羅斯曼,229名英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于當地時間15日聯合發表公開信,強烈反對“群體免疫”策略,認為它不僅會讓已經承受巨大壓力的英國國家醫療系統“雪上加霜”,還會不必要地將更多生命置于危險之中。
聽到英國醫學家對“群體免疫”的解釋
美國專家驚到捂臉
13日英國媒體Channel4播出的節目中,英國公共衛生部官員解釋了英國政府的“群體免疫”策略。
主持人向他提出質疑:這樣的解決方案不是一種危險嗎?你其實把那些更容易感染的人群當成了小白鼠。
英國公共衛生部傳染病署教授尼克·芬(NickPhin)否認稱:我們確實在遵從科學,我們要求出現癥狀的人居家隔離7天,7天之后我們就不再認為他們具有傳染性了。(注:據中國國家衛健委,臨床癥狀緩解,體溫正常,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才能確保出院沒有傳染性。)
之后,主持人邀請位于英美兩地的專家連線,就“群體免疫”展開辯論。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藥學院教授約翰·愛德蒙茲(JohnEdmunds)稱:應對新的傳染病有兩種方法。一是治愈世界上每一個病例,但這很難做到,因此現階段阻止疫情的唯一方法是獲得“群體免疫”。
美國硅谷高管托馬斯·普約(TomasPueyo,曾發表專業文章對疫情流行趨勢進行量化分析)則連連搖頭,他表示,疫情如果得不到遏制,將搞垮醫療系統,因此需要采取類似中國和意大利的舉措。
法國高官寄希望于多數免疫
3月15日法國衛生部宣布,法國新冠肺炎患者較昨日新增923例,累計確診共5423例,其中死亡127例。
受疫情影響,同日舉行的法國市政選舉第一輪棄票率高達56%,創歷史新高。當天早些時候,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法國防疫策略從一開始就不是阻止而是延緩疫情擴散。他說,“最終50%到70%的法國人口將感染新冠病毒形成‘多數免疫(immunitémajoritaire)’,病毒也就自動停止傳播了。”
新加坡:消極應對會使情況更糟
當地時間3月15日,新加坡發展部部長黃循財在記者會上就新加坡目前疫情形勢做出解答,期間他提及英國瑞士等國家對于抗擊疫情的消極態度時表示:他們已經放棄了任何控制疫情的手段,我們預計他們的確診人數會在接下的日子里激增,全球范圍內將出現更多感染源。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