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鐘南山團隊在患者糞便檢出新冠活病毒,那么,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嗎?
一、患者糞便檢出新冠活病毒是怎么回事?
2月13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該團隊在P3實驗室中,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一例重癥感染患者糞便樣本,分離了活的冠狀病毒。有公共衛生意義,可以指導政策制定。趙金存介紹,這個發現不是偶然,今天李蘭娟院士團隊也有類似發現。患者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現象,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
2月10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合作,從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拭子標本中分離到一株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該樣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提供的糞便拭子標本。實驗室通過多種細胞系接種樣本并傳代,最終從Vero E6細胞中成功分離出2019-nCoV毒株。
趙金存表示,在糞便中分離活的冠狀病毒,提示存在“糞-口”“糞-呼吸”的可能性,但進一步的確證,還需要更深入研究。但是大家不必特別恐慌,可避免參加聚集性社交活動,注意個人衛生,也提示要注意整個家庭環境衛生,包括下水道通暢等。這個研究的發現,也許會對國家疫情防控相關措施,找到潛在疫情傳播點,起到促進和完善作用。
此前,有報道稱在確診2019-nCoV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2019-nCoV核酸陽性,但在糞便中是否有活的病毒未知。患者糞便中病毒的分離為我國2019-nCoV疾病的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對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二、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嗎?
據了解,患者糞便檢出新冠活病毒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還要進一步研究。
三、病毒是否變異?
趙金存指出,中國疾控中心、李蘭娟團隊等,都進行了病毒的分離培養、病毒基因組測序,從不同病人身上分離的病毒,與從武漢分離出來的第一株病毒來比,確實存在差異。但對于RNA病毒來說,這是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冠狀病毒是基因組最大的RNA病毒,有3萬個堿基,他們從糞便中分離的這個新冠病毒,有5個堿基,與原始毒株有差異,這是RNA病毒在復制中的一個特性,會有一定突變的幾率。趙金存坦言,5個堿基的突變,對于3萬個基因組來說,只占很小的部分。后續團隊也將嚴密監測病毒變異情況,如果發現出現病毒的較大變異情況,或者對用藥和監測有影響,會立即向國家匯報。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