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巖村發現首任駙馬墓,27日,發現廣州57座古墓群,而在近日,一種新兵馬俑被發現,那一種新兵馬俑被發現是怎么回事?在哪發現的?有何價值?
一、一種新兵馬俑被發現是怎么回事?在哪發現的?
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一號坑進行第三次正式發掘,發掘位置位于T23方,發掘面積400平方米,發掘陶俑220余件,陶馬12匹,車跡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筑遺跡等,獲得了許多新的材料,對過去許多認識也有不同程度的修正和補充。
首次發現下下級軍吏俑
軍吏俑
這次#兵馬俑考古新發現#出土了大量文物,出土了彩繪陶俑,包括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下級軍吏俑、下下級軍吏俑、一般武士俑等五個等級。其中下下級軍吏俑是新發現的陶俑等級,為俑坑軍陣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據和方法。
兵馬俑陪葬坑除了土質建筑有其特點外,其木質結構是由地栿-立柱-枋木-棚木構成框架式結構,與其他陪葬坑如(K9901、K0007、K0006)由墊木-地板-立柱-廂板木-棚板木所構成的廂槨式有明顯的不同。漢代帝王陵陪葬坑的建筑方式,是繼承和發展秦始皇陵的廂槨式建筑而來,而擯棄了框架式,所以,可以看出兩種建筑方式在技術上的優劣和發展軌跡上的先后。我們認為,廂槨式在技術上優于框架式,在時間上晚于框架式,所以,兵馬俑陪葬坑應該是陵園中修建較早的一組陪葬坑。而且,不同類型的陶俑在俑坑中的排列位置不同,顯示其在軍隊的組合和承擔的任務不同。
軍陣的排列
此外還發現了弓弩、盾、金節約、籠箙等兵器和車馬器。
其中,此盾與一號銅車上所發現的盾形制一樣,尺寸為它的2倍。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發現秦盾遺跡,顯得彌足珍貴。弓弩遺跡在一號兵馬俑坑中并不罕見,在第一次發掘中就曾出土了132處。對于籠箙,在以前的考古發現中,此物也曾出現,但認識不清楚,有人認為可能是養馬的馬槽,但不確切。通過籠箙的質地分析和籠箙未經擾動的箭鏃分析,此次認為此籠箙應是車上攜帶的盛儲容器。主要盛儲戰爭中消耗量極大的箭鏃等。同時,一號坑內戰車的功能有所增加,除擔負指揮外兼有物資運輸之功能。
秦俑以其“高”“大”“真”“多”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園外圍的一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計,全部發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馬約6000余件。
二、一種新兵馬俑被發現有何價值?
此次發掘成果將對秦俑坑的性質,秦俑的主體思想、秦俑雕塑的藝術風格、藝術特點、藝術淵源的研究、對秦俑的制造工藝、制造水平、秦代的兵役制度、陶質彩繪文物的科學發掘與現場保護等多方面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豐富的實物資料。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