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相關媒體曝光了一起“未來集市傳銷案”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從曝光的信息顯示,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右江區市場監管局)在去年11月2日對位于右江區新興路某國際大酒店一樓會議廳進行檢查,發現潘某娜、梁某等人舉行“百色店未來集市2019社交電商新零售線下沙龍財富峰會”培訓會,經查明,“未來集市”傳銷活動分別為VIP店主,優質店主,戰略合伙人三個層次。 社交電商模式“慣病” 右江區市場監管局認為,潘某娜、梁某參加所謂的“未來集市”交易經營,以推薦他人認購399元大禮包,成為店主為門檻,主要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并給付上線報酬,且不以銷售商品為主要目的,該運作模式符合《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特征。右江區市監局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責令潘某娜、梁某立即停止傳銷行為,并分別罰款10萬元。 事實上,未來集市被質疑涉嫌傳銷已然不是首次,2019年9月29日,中國裁判網文書顯示:未來集市涉嫌傳銷,13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在接收到衡陽法院的裁定后,未來集市回應違規問題:已整改早期不當宣傳,自7月中旬開始,我們積極聯系相關政府部門,配合訪談、問詢以及部分賬戶凍結查證等調查行動。希望我們的掌柜家人們不要恐慌,這是政府正常的調查監管流程,是對我們自身的良好鞭策。 隨后,社交財經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未來集市”,截止2020年3月22日,關于《衡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未來集市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點擊量已達29829次。 不只是未來集市,在微信等社交平臺上,采用“會員制”“拉人頭”等類傳銷經營模式的社交電商不在少數,其合法合規性再一次引起各界的關注。 社交財經注意到,去年5月,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報告》,“社交電商傳銷”被列入十大電商法律關鍵詞。盡管此前社交電商云集與花生日記交了“天價罰單”,但是并沒有讓后來者“知罰而退”,反而紛紛效仿云集等電商模式。 收拉人頭費平臺引起監管注視 據不完全統計,隨著社交電商平臺逐漸增多,競爭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近年以來,達人店、環球捕手、云集微店、貝店等為代表的分銷開店型社交電商平臺,憑借微信微商分銷渠道快速崛起,不過由于行業“野蠻生長”,導致該行業良莠不齊,不少平臺頻頻遭到涉嫌傳銷爭議與質疑,也因此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社交財經注意到,社交電商的罰單一張又一張地開出,“拉人頭”“多級會員”等模式卻還是屢禁不止,而這些模式的暴利以及相關法律界定的模糊性讓中小電商們“積極地”鋌而走險。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平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首先,分銷模式巨額利益的誘惑。相對一般的社交電商平臺,收拉人頭費的多級分銷模式更具有潛在的裂變與利益誘惑。以花生日記為例,2017年7月—2019年9月,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花生日記共發展會員2100多萬人,形成31530個以運營商為塔尖的金字塔結構,從事分銷活動違法所得合計73065766.23元。 其次,違法企業存在僥幸心理。與直銷行業不同的是,采用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企業盡管開出了“天價罰單”,但是畢竟只是少數,多數采用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仍肆無忌憚的運營,加上部分社交電商隱秘性強,監管查處取證困難高等問題出現。 最后,收拉人頭費法律規定不明確。盡管2019年初《電子商務法》實施,但是對于電商模式沒有明文規定,而實施近15年的《禁止傳銷條例》對于當下互聯網出現的各種傳銷模式規定仍然不明確,多數違規的社交電商平臺仍以各種理由搪塞監管部門的問詢與調查,甚至還會出現“惡人先告狀”的現象。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互聯網的超強隱蔽性雖然給了某些社交電商們施展套路的機會,但他們終究難以逃過來自監管層的注視,而判斷社交電商是否涉嫌傳銷需要關注三點:是否需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是否分層級,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是否根據下線獲利,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人員數量或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返傭”,如果一家社交電商平臺的經營模式同時涉及以上三點,即可以判斷為存在傳銷違法行為。 此外,當前網絡傳銷犯罪手法翻新,具有很強的迷惑性、誘惑性,但其拉人頭、非法牟利的本質不會變。 收拉人頭費模式或將集體出局 當下社交電商已是一個萬億規模,涉及數億人購物消費的大市場,多重因素倒逼行業進行深度改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未來集市等社交電商被罰也預示著“收拉人頭費”模式將集體出局。良性競爭環境的構建,也將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在社交電商領域里發生。 社交財經注意到,2019年淘寶、蘇寧、小米、京東、國美等也開始試探社交電商,不少社交電商已然沒了入門費,例如京東推出的“東小店”,省去了入門費,但是仍需拉一定人數的會員才能獲得升級。 那么,為什么拉人頭、多級會員等手段將逐步退出社交電商市場呢?首先是各地監管部門有針對性監督與管理,社交電商平臺也會不斷自我反省與調整;其次,微信等社交平臺已開始嚴厲打擊擾亂秩序的違規社交電商,存在“拉人頭”問題的平臺會逐步被清理出局。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對社交財經表示,隨著監管政策不斷推出與落實,以分銷模式為主導的社交電商平臺也會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反而以拼團模式為主的拼多多、生鮮社區、以小紅書、寶寶樹為代表的社區模式與以愛庫存為代表的去庫存模式將成為社交電商的主流。 |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