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苗的研發備受矚目。
當地時間1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在西雅圖凱撒醫院研究所開始了首例新冠病毒預防性疫苗的臨床試驗。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一家小型科技公司的運營經理。她在一間檢查室里接受了注射。陸續還將有45名年輕健康的志愿者參加這項臨床試驗,注射不同劑量的疫苗。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說,這只是一期臨床試驗,是一系列臨床研究的開始,主要目的是驗證該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即使研究進展順利,疫苗也要12到18個月才能推廣使用。
該研究項目負責人麗莎·杰克遜(Lisa Jackson)博士表示:“從對這種病毒一無所知,到疫苗臨床試驗,只用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這是前所未有的。”
這疫苗是什么“來頭”?
這種候選疫苗代號為mRNA-1273,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馬薩諸塞州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 Inc聯合開發。
Moderna公司曾研發過寨卡病毒mRNA疫苗及MERS疫苗。這次他們將同樣的技術應用于開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疫苗(該項目于1月24日啟動)。與開發工藝非常復雜的蛋白質生物大分子藥物不同,mRNA不需要病毒或其蛋白質的實際樣本,就能生產具有遺傳密碼的核酸(藥物/疫苗),指示人體自身的細胞從病毒中合成某些蛋白質,來引發免疫反應。
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的大多數新冠疫苗研究針對的都是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這種蛋白能刺穿新冠病毒的表面,并讓它侵入人體細胞。阻斷這種蛋白質,人們就不會被感染。
研究人員復制了新冠病毒遺傳密碼中包含細胞制造刺突蛋白指令的部分,然后將那些“信使核糖核酸(mRNA)”包裝成疫苗。
他們的做法是:身體將變成一個小型工廠,生產一些無害的刺突狀蛋白質。當免疫系統發現外來蛋白質時,它就會產生抗體進行攻擊,并且在以后遇到真正的病毒時,也能迅速做出反應。
這種mRNA疫苗是目前最新穎的疫苗技術,能比傳統方法更快地生產疫苗(傳統方法是在實驗室中培養病毒,然后將滅活或減活的病毒制備疫苗)。
該疫苗本身并不含有病毒,所以受試者不會有感染風險。這項研究精心挑選了一些年齡在18歲到55歲之間的健康志愿者,他們將接受比其他人更高的注射劑量,以測試接種的強度。
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所的納爾遜·邁克爾(Nelson Michael)博士提醒說,由于疫苗是給成千上萬的健康人接種的,因此需要時間對疫苗進行充分的測試,以發現潛在的副作用。
中國疫苗研發總體國際先進
當然,這并不是唯一的潛在疫苗。世界各地的數十個研究團隊正在競相研發新冠疫苗。Inovio Pharmaceuticals生產的另一種疫苗有望于4月在美國、中國和韓國開始其安全性研究。
今天,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已有研發進展比較快的單位,向國家藥監局主動提交臨床實驗申請材料,并且已經開展了臨床試驗方案的論證、招募志愿者等工作。有待國家藥監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批后開展臨床試驗。
應該來說,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和進展總體來說屬于國際先進。
當然,對于新冠疫苗,我們還是應當理性對待。華山醫院感染科專家張文宏表示,疫苗所有的流程全部走完需要時間。疫苗一定會出來,但至少今年不要太寄希望于疫苗,等著疫苗出來什么事情都不做,肯定是很危險的。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