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
好消息 :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這是一次與死神的角力,這是無數醫護人員為抓住生命的一線希望而拼到底的決心與勇氣……
“我們一定把病人安全送到手術室!”
“我們一定把她安全送回ICU!”
隔空對話的,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隔離ICU的團隊與馬上要進入手術室為患者實施肺移植手術的團隊,他們對手術方案做最后一次討論,考慮所有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協作解決。這是浙大一院新冠肺炎危重癥救治團隊的一貫作風,相互信任,相互鼓勵,更多的是相互支持。
3月1日下午,浙大一院多學科協作在之江院區負壓手術室完成了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術。這臺高風險、高難度手術,凝結了浙大一院30余位醫護專家的心血。目前,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
依靠人工膜肺(ECMO)勉強維持生命的患者,已脆弱得經不起半點風險,能否經受肺移植手術?手術方案經過反復再反復討論。
我國知名器官移植專家、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帶領相關科室最權威的專家在每天兩次的MDT會診中,針對患者的相關檢查數據反復評估病情、制定治療方案。移植通過了醫院大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的論證,并得到了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他們表示:堅決要做,信任醫生!
實際上,手術難度超乎想象:一方面患者呼吸衰竭導致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明顯增大,整個心臟旋轉,增加手術操作難度,另一方面體型肥胖,盡管本身沒有基礎疾病,但由于胸腔小,空間與肺的大小不匹配,造成心血管功能較普通人脆弱,這不僅是導致其病情迅速進展的因素之一,也使移植手術更加復雜。
但經過專家組評估,患者生病前身體健康,心肺功能也都正常,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進展導致病情迅速惡化,病況符合相關手術標準。
為此,肺移植科、麻醉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體外循環組、超聲等團隊為這場隨時可能到來的手術做足了準備,人員配備到位,全部接受了最嚴格的防護培訓和考核,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病人生命極其脆弱,每個關口都是生死考驗,專家組們從轉運路線到病人交接,從手術流程到操作標準,每一步都細化再細化,在一些關鍵節點甚至精確到以秒計算。另一方面,團隊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可能匹配的供體,為挽救生命爭取時間。
昨天上午,一位湖南腦死亡患者捐獻大愛,肺與患者配型成功,手術進入倒計時。我國知名器官移植專家梁廷波教授也給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等手術團隊鼓勁:今天所有專家都在醫院,全力支持你們做這場手術,一定把患者救回來!
做好全套防護措施,戴上正壓頭套,由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主刀,ECMO下的肺移植手術正式開始。21:18雙肺順利移植完成。
在場的醫護人員來不及慶祝,馬上又投入到新一輪的戰斗中。由于患者術后還面臨著肥胖造成的呼吸功能影響等問題,必須時刻密切監護。重癥監護專家們早已在交接點等候,將患者平安護送至監護室,生命的接力,繼續上演。
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術后回憶,整個手術過程險象環生,特別是患者肺靜脈左房袖吻合處的處理尤其困難,稍有不慎,要么左房無法吻合,或者阻斷鉗滑脫,直接導致患者死亡。“好在團隊經驗豐富合作默契,問題一一化解。”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浙大一院作為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發揮了“國家隊”作用,作為浙江省最早的新冠肺炎診治定點醫院,收治了確診病例104例,危重型與重型患者占總例數75%,目前搶救的危重患者中,有11位依靠ECMO維持生命,此前浙江省首例孕35周新冠肺炎患者也在這里順利誕下健康寶寶“小湯圓”,目前均已出院。
除了傳染病科全國領先外,浙大一院擁有肝、腎、心、肺、小腸、角膜等多器官移植資質,是國內移植資質最多的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于2016年6月1日的浙大一院肺移植科,是省內唯一的終末期肺病專業診治中心,中國肺移植聯盟成員,肺移植年手術量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原標題:浙大一院完成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術)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