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
好消息 :
2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提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企業6月底前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那么這些新政會有什么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后有一個緩沖期。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征。同時,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特殊時期,穩就業更是穩民生、穩經濟、穩社會的核心,是上下齊聚、協力同心抗擊疫情、穩步發展的重要基礎。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此次會議提出要多措并舉穩就業,具體來看,包括穩企業、少限制和強保障三方面舉措。

穩企業被擺在第一位。毫無疑問,如果企業發展受挫甚至被迫裁員、關閉,穩就業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當前,中小微企業作為吸納就業的大戶,同時也是受疫情沖擊較為嚴重的區域,得到了多項政策支持。本次會議提出的公積金緩繳,“三費”在一定時期內免征等政策,是此前一系列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綜合政策的延續和升級,是緩解企業成本的必要之舉。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以外,金融體系實質上也發揮著結構性支撐的重要作用,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與抗疫物資相關、符合新動能新模式要求的企業給予進一步支持,不僅堅決不抽貸、不斷貸,更要對其中的優質企業發放新貸款,或提供其他必要的金融服務,以此讓這些符合國家發展需要、自身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渡過難關,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堅力量。
少限制則體現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期間的平衡智慧,同時也是合理簡政放權在特殊時期的最佳實踐。實際上,疫情發生后,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避免疫情影響進一步擴大。不少地方政府也果斷采取了隔離措施,推遲復工復產時間,最大程度做到防范疫情傳播。不過,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有爭議的做法,比如部分疫情并不嚴重的地區實行極其嚴格的小區封閉制度,以至于正常的上班族或春節返鄉客需要通過十多道手續才能被允許“離開”,造成了較大麻煩。有鑒于此,本次會議特別強調,農民工返崗,除疫情嚴重和擴散風險高的地區外,對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要堅決糾正。
強保障,則是指加大力度保障失業人員等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受疫情影響,部分人員出現了工作斷檔或就業困難,或原有企業停工甚至關閉。此次會議強調,要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支持疫情嚴重地區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運用失業保險基金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當然,除了這些救急之舉,引導這部分群體再就業也十分關鍵。為此,會議也推出了一系列推動就業方案,例如,結合脫貧攻堅和當地建設等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抓緊制定高校畢業生延期錄用報到方案,加大網上招聘力度;支持企業適應群眾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等。
疫情之下,穩就業壓力增大,上述舉措的加碼為此后的穩就業打下了基礎。對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減稅降費,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流程,對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培訓與引導,對服務業、“互聯網++”等新動能行業的支持和相關就業崗位的創造,都是利在長久之計。從更長遠角度來看,穩就業的最終動力,是培育適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是以更開放、更透明、更公平的機制激活市場力量,是更好增強民生保障、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是加快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也是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初心”。
投稿:請發郵箱 ruomao#hotmail.com (#換成@)
刪稿:本站內容部分為會員轉載,如需要刪除請發至編輯郵箱處理!
建議:本站是養生門戶網,分享的產品大多是食品為主,不能代替藥物。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但不保證每個人食用后有同樣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轉自互聯網,如您有大病,建議您去看醫生!我們理念是當下就要養生!